我为什么抛弃了Office365

从 Microsoft Office 365 到 WPS:我的办公软件转型之路

office365

作为一名长期依赖办公软件处理日常事务的用户,从大学时期接触正版 Office 2016,到后来尝试盗版 Office ,再到毕业后拼团使用 Microsoft Office 365 长达 3 年多,我对 Office 系列软件的熟悉度早已深入骨髓。然而,就在最近,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 放弃使用 Microsoft Office 365,正式将 WPS 办公套件 “转正”,成为我的主力办公工具。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我这个决定背后的思考与体验。

一、核心维度对比:Office 365 与 WPS 的差异究竟在哪?

在决定转型之前,我从云同步空间、订阅成本、界面使用体验三个核心维度,对 Microsoft Office 365 和 WPS 进行了细致对比,每一项差异都成为了我权衡选择的关键。

1. 云同步空间:速度与容量的两难抉择

Microsoft Office 365 配套的 OneDrive,本质上是一款功能全面的同步网盘。它的优势很明显:免费空间为 5G,通过简单操作可扩容至 15G,而且支持同步任何类型的文件,并非仅限于 Office 文档。对于使用 Windows 电脑的用户来说,OneDrive 与系统的兼容性极佳,搭配使用十分便捷。

但 OneDrive 的短板也同样突出。由于支持 “全文件类型同步”,如果没有提前精心设置同步文件夹,各类文件很容易无序占用空间,导致存储空间快速告急。更让人困扰的是它的传输速度 —— 虽然 OneDrive 对存储内容不做审核(比如我曾存放的 500G “学习资料” 能完好保存),但速度实在 “拉胯”,峰值传输速度仅能达到 10M 左右,日常使用时甚至经常在 1-3M 徘徊。每当更换设备需要同步大量文件时,漫长的等待总会让人倍感捉急。

再看 WPS 的云服务,它与 OneDrive 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 —— 仅支持同步文档类文件。免费空间方面,初始免费 1G,加上活动赠送的 1G 永久空间,合计仅 2G。这样的容量对于需要存储大型 PDF、复杂 PPT 的用户来说,简直是 “捉襟见肘”,往往存放不了几个大文件就会提示空间不足。不过,WPS 云同步的优势在于速度 —— 基本能跑满当前网络带宽,文件同步效率远超 OneDrive,对于追求 “快节奏办公” 的用户来说,这一点尤为加分。

2. 订阅成本:需求与性价比的精准匹配

从订阅成本来看,两款软件的定价策略差异明显。Microsoft Office 365 家庭版支持多人拼团,人均年费大概在 40 多元,价格相对亲民。而 WPS 超级会员的年费则需要一百多元,比 Office 365 高出不少。

当然,WPS 超级会员的 “权益包” 也更丰富 —— 包含了大量 PDF 处理权益(如 PDF 编辑、转换)、图片设计权益、稻壳模板库等,这些都是 Office 365 不具备的功能。但对我而言,订阅 Office 365 的核心需求并非 “办公套件更新”,而是看中了它附带的 1T OneDrive 存储空间。至于 WPS 的会员权益,大多并非我的刚需,即便转用 WPS,我也没有开通超级会员的计划。因此,从 “满足核心需求” 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成本差异并未对我的选择造成决定性影响。

3. 界面体验:习惯与简洁的博弈

界面使用体验往往带有强烈的 “个人习惯属性”。由于长期使用 Office,我对它的布局逻辑早已习惯,切换到 WPS 时,总会遇到 “找不到选项卡” 的情况,需要花费额外时间适应。

不过,WPS 的 “套件整合模式” 也有其优势 —— 当需要处理多种文件格式时,它能像浏览器窗口一样灵活切换,操作便捷性值得肯定。而且近年来 WPS 的界面优化明显,变得更加简洁,广告也少了很多。但让人诟病的是 “无处不在的开通会员弹窗”:明明只是想试用一个功能,弹窗却会直接提示 “开通会员才能使用”,这种频繁的 “会员引导” 不仅惹人注目,还会打断办公节奏,让追求 “简单界面” 的我倍感不适。

相比之下,Office 365 的界面则显得 “克制” 许多 —— 没有多余的功能堆砌,也不会有频繁的会员弹窗干扰,恰好契合了我对 “纯粹办公工具” 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过去我偶尔使用 WPS 时,总会下意识地在网上寻找 “精简版”,只为避开那些烦人的会员提示。

二、转型的关键动力:国产软件的崛起与国家政策导向

如果说 “功能对比” 让我对 WPS 有了新的认知,那么 “国家政策导向” 则成为了我下定决心转型的关键动力。

过去,我对 WPS 的印象一直停留在 “广告多、容易崩溃、格式混乱、兼容性差” 的阶段 —— 大学写论文时,老师甚至会特意强调 “不要用 WPS 排版,容易出现格式错乱”。因此,即便后来尝试过 WPS 的教育版、政府版、精简版,我也始终将它当作 Office 365 的 “备胎”,从未想过让它成为主力。

但近年来,情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我国持续鼓励政府、国企等关键领域优先使用国产软硬件,WPS 格式也开始频繁出现在政府发布的官方文件中。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 WPS 的 “格式兼容性” 和 “稳定性” 已得到认可,更凸显了国产软件在应用场景与规则主导权上的崛起。作为普通用户,我希望能紧跟国家的步伐,用实际行动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 这也成为了我放弃 Office 365、转正 WPS 的核心原因。

三、数据存储的替代方案:告别 OneDrive,转向本地 NAS

放弃 Office 365,还有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OneDrive 中存储的 500G “学习资料” 该如何安置?

起初,我曾考虑过使用国产网盘,但考虑到 “数据安全性” 和 “传输速度”,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权衡之下,我选择将所有资料转移到 “本地 NAS”(网络附加存储)中。相比 OneDrive,本地 NAS 不仅能实现 “私人数据自主掌控”,还能避免因云同步速度慢导致的办公延误,同时也不用担心 “云存储服务商政策变动” 带来的数据风险。如今,我的 “学习资料” 已全部安全转移到本地 NAS,数据存储的问题也得到了完美解决。

四、转型后的体验总结:适应与惊喜并存

正式使用 WPS 作为主力办公工具后,虽然仍有 “界面适应期”,但整体体验远超预期:过去担心的 “格式混乱” 问题几乎没有出现,日常处理文档、表格、PPT 时,兼容性与稳定性都能满足需求;而且 WPS 对国产系统的适配更好,偶尔使用 Linux 系统办公时,也能保持流畅的操作体验。

当然,WPS 并非完美 ——2G 的免费云空间依然是短板,频繁的会员弹窗也偶尔会让人困扰。但不可否认的是,WPS 的进步有目共睹,它正在用更贴合国内用户需求的功能设计,逐步打破 “国外办公软件垄断” 的局面。

对我而言,从 Office 365 到 WPS 的转型,不仅是一次 “办公工具的更换”,更是对 “国产软件崛起” 的认可与支持。如果你也正在纠结于办公软件的选择,不妨给 WPS 一个机会 —— 或许,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